Doubt-Fact | 我的日常记录 - 随笔
https://www.doubt-fact.top/index.php/category/suibi
-
读书笔记:知其白,守其黑
https://www.doubt-fact.top/index.php/archives/53/
2022-04-23T21:53:00+08:00
简书
-
《小丑》中十一点十一分的两种解读
https://www.doubt-fact.top/index.php/archives/46/
2022-03-27T14:58:00+08:00
电影《小丑》(joker,2019)中,一个时间点——11:11频繁出现,甚至可以说,只要出现时钟,那么它的时间必定是11:11。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在这里,我给出我的两种观点。1.梦境的暗示电影中,所有的时间都是11:11,时间仿佛是静止的。那么这是否是一种暗示?因为从全片来看,小丑确实患有精神疾病,而且片尾为什么突兀的接上一个小丑面对医生的画面?(从叙事上看在前一个场景结束故事也是完整的)因此是否可以认为,影片中的一切都是亚瑟——也就是主人公臆想出来的?都是亚瑟的一个梦境?2.一种隐喻查询相关资料后,我发现针对11:11的一个说法,在《圣经·旧约·耶利米书》第十一章第十一段的句子是这样的,“所以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灾祸降临到他们,是他们不能逃脱的。他们必向我哀求,我却不听。”小丑一直遭到各种欺辱,“小丑”的人格逐渐在这种欺辱和压迫中觉醒了起来,最终主人公打破了前公司的钟表,将十一点十一分打碎,彻底成为“小丑”。到底是哪一种解释是主创人员的真实想法,我不知道,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
近期看科幻小说时产生的疑惑
https://www.doubt-fact.top/index.php/archives/45/
2022-03-26T22:52:00+08:00
最近每天看一篇科幻小说(中篇或短篇),科幻小说瑰丽的想象让我沉醉,但是很多文章总让我产生一种疑惑。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作者要不胜其烦的把“技术细节”(注意引号)详细的甚至有些过于繁琐的讲出来?这些文章或许情节很有新意,立意也不错,但堆砌的一堆“科学”词汇总是让人感觉毁了整部作品。科幻小说,带个“科”字,当然离不开科学,但作者有必要把某个技术的实现原理,操作流程详细的、繁琐的写出来吗?科幻小说毕竟还是小说,它不是科学论文,后者是需要详实的理论、实践依据的,而前者是文学作品,是艺术,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有人可能会说了,这叫“硬科幻”,你说的叫“软科幻”。我就要反问了,软科幻和硬科幻的区别难道在技术词汇的多少吗?我认为不是,区别在于是科学内核。举个例子,你能说凡尔纳、克拉克或者刘慈欣的书不硬核吗?凡尔纳能在《二十世纪的巴黎》中预言到电梯、电话、电灯,克拉克对卫星的描写与现实几乎一样(地球同步轨道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刘慈欣的三体让奥巴马也痴迷不已,但他们的书就不会让人感觉不舒服,读起来流畅自然,这才是大师。我认为,科幻小说,先是小说,是文学,是艺术,其次才是科幻。前往头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