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博物馆镇馆之宝整理

作者 by Doubt-Fact /

各知名博物馆“展馆之宝”整理
文章内容、图片整理摘录自各博物馆官网、《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考古网、百科等,仅供学习科普使用,侵删

目前整理:【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收藏着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民国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各类物证等170万余件文物,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开展国民教育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是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

序号名称备注
1旟鼎
2五祀卫鼎
3多友鼎
4皇后玉玺(皇后之玺)
5彩绘雁鱼灯
6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7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8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
9鎏金鹦鹉纹提梁银壶
10镶金兽首玛瑙杯
11客使图
12阙楼仪仗图全图两幅,揭取时分为4小幅
13宫女图
14马球图揭取时分割为五块
15狩猎出行图揭取时分割为三块
16三彩载乐骆驼俑
17青瓷提梁倒灌壶
18黑釉“油滴”碗

旟鼎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西周一级文物1972年眉县杨家村铜器窖藏出土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公斤铜器

旟鼎

内壁共铸铭文四行,28字,大意是说:某年八月初,王姜将原赐予师栌的土地收回,转赐给旟,旟便做此鼎纪念。铭文反映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占有制形态。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厚重庄严,纹饰十分精美,口沿下方饰有兽面纹,以雷纹为底纹(雷纹是一种带有方折角的回旋曲线)。 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实行分封制,将人民和疆土,分封给各诸侯国,周天子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将土地和耕种土地的人,任意赐给他的下属,也有权将土地收回,其臣属对君王所赐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旟鼎内壁的铭文是研究西周初期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具有珍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同时铭文铸刻时代明确,被公认为周康王时的断代标准器。
——陕西历史博物馆

五祀卫鼎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75年陕西省岐山董家村青铜器窖藏出土通高37.2厘米,口径32.7厘米,腹深19.3厘米,重11.500千克铜器

五祀卫鼎

鼎造型简单大方,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207个字,讲述了西周中期一件土地交易事件。大意是说西周共王五年的正月,一个叫裘卫的人想与他的邻居邦君厉交换土地,于是他把这件事报告给刑伯、伯邑父、定伯等大臣。经过询问,邦君厉表示同意并立下誓言,大臣便命令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以及内吏实地勘察、划定地界并办理了手续。这篇铭文反映出西周中期部分土地实际已属私有,但土地的转让、交换和买卖,仍需通过王朝重臣。同时这篇铭文中有确切纪年,因此五祀卫鼎是判断西周中期青铜器的标准器,非常珍贵。
——陕西历史博物馆

多友鼎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西周一级文物1980年陕西长安斗门镇出土通高51.5厘米,口径50厘米,腹深31厘米,重35千克铜器

多友鼎

青铜器发展到西周中晚期,形制逐渐趋向定制,尤其在进入晚期以后,各类铜器都进入了整齐划一的时代。以青铜鼎为例,这一时期的青铜鼎主要只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克鼎类,主要特征是盆形体,腹宽大而呈扁体形,蹄足上部一般有兽面装饰,装饰纹样一般为环带纹和窃曲纹,散伯车父鼎属于此类;另一种为毛公鼎形,主要以半球形体、蹄足为特征,装饰纹样简单,一般仅以弦纹、重环纹或窃曲纹装饰,多友鼎就属于这一类。 多友鼎,半球形体,器腹较深,蹄足。装饰花纹简单,仅在器腹上部装饰两道弦纹。器内壁有铭文二百七十余字,是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出土铭文最多的青铜器之一。铭文记载的是西周厉王时期与猃狁的一场战争。猃狁此次入侵危及京畿腹地,厉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迎击,激战半个月,先后在采阝、龚、世、杨冢等地战斗,共打了四次大仗,都取得了胜利。杀掉敌军三百余人,俘获二十多人,缴获战车一百二十七辆,夺回了被掳去的人民,将猃狁逐出了周境。武公将多友的战绩报告给了厉王,厉王给予以多友重赏,赐给多友青铜一百多钧。多友特铸此鼎以纪念这件事情。 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铭文,许多都记载着周人反击猃狁的事件。猃狁是西周时期北方地区重要的民族之一,与西周王朝经常发生战争。当时的猃狁是西北主要的边患,时常侵扰周,劫掠财物、人口,严重威胁着周王朝的统治。 在铭文中涉及到猃狁的铜器中,多友鼎是最为重要的一件。这篇铭文对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资料对研究西周晚期的历史、西周晚期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古文字研究、历史地理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陕西历史博物馆

皇后玉玺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出土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重0.033千克玉石器

皇后玉玺

国宝级文物。玉玺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畅,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温润洁白、有着凝脂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 我国最早的印章实物发现于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物品。秦统一后,确立玺印制度,规定帝后印章称“玺”,其余均称“印”。据《汉官旧仪》记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钮。”还记载:“皇后之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螭虎是一种神话动物,像龙有耳无角,用螭虎做钮表示君临天下,威服臣官的绝对权威。从这件“皇后之玺”的质地、钮式和文字来看,应该是属于西汉的物品。又因它的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皇后吕雉合葬墓东侧有一千米,由此推测它很可能是吕后生前所用的印章。“皇后之玺”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陕西历史博物馆

1968年发现于陕西咸阳渭河北塬韩家湾公社狼家沟。正方形,边长2.8厘米,高2厘米,重33克,螭虎纽,四侧刻云纹,印面阴刻“皇后之玺”4字,是已发现的重要的古代玺印之一。
汉代册立皇后,都要授予玺印,它是皇后合法身份的凭证。东汉卫宏《汉旧仪》:“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这方“皇后之玺”,用优质玉料制作,雕镂精致,印文端庄典雅,所篆文字及纽式与卫宏所记一致,正是汉某皇后的佩印。“皇后之玺”属西汉遗物,在学术界已无异议,但对具体时代却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吕后的佩印,多数学者根据印文篆
体及印面设计,推断其时代属文景至西汉中后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

彩绘雁鱼灯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高53.5厘米,长34厘米;重4.978千克铜器

彩绘雁鱼灯

灯由衔鱼的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及带曲鋬的灯盘四部分组成,可拆卸。雁身为两范合铸,两腿分铸后焊接。通体彩绘红、白二色。两灯罩可自由转动,能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御来风。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溶入水中,可减少油烟污染。构思精巧别致,是汉代灯具中的杰作。
——百度百科

雁鱼灯在汉代十分流行,雁是季节性迁徙的鸟类,南来北往非常守时,因此燕就是诚实守信,忠贞不渝的象征。同时古人又认为,“鱼”与“余”同音,寓意生活富足有余,鸟衔鱼又代表着获胜的含义,所以鸿雁衔鱼的造型体现了汉人崇尚诚信,追求富足,期盼吉祥如意等美好的愿望。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陕西兴平茂陵无名冢丛葬坑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2.57千克铜器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这件熏炉为青铜质地,通体鎏金鎏银。熏炉的底座上透雕着两条蟠龙,两条龙昂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还刻着竹叶,柄的上端有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熏炉为博山形,炉体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整件熏炉被分为三个装饰区域,共有九条龙装点其间。“九”在我国古代象征最高数字,是皇权的一种体现。炉盖外侧铭文可知,此炉是西汉皇家未央宫的生活用器。从同时出土的“阳信家”刻铭的铜器分析,加之历史文献的记载,得知这件熏炉原在未央宫,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将其赏赐给姐姐阳信长公主。 我国自古就有熏香的习俗,战国时人们就在室内放置各种熏炉,一方面净化环境,另一方面人们认为袅袅香烟就像进入了缥缈的仙境。这件竹节熏炉的炉盖形似多层山峦,云雾缥缈,再加以金银勾勒,宛如一幅秀美的山景。青烟袅袅飘出,缭绕炉体,造成了一种山景朦胧,群山灵动的效果,仿佛是传说中的海上“博山”。西汉时,封建帝王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大都信奉方士神仙之说,博山炉就是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产生的,并在汉代广为流行。
——陕西历史博物馆

1981年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熏炉通高58厘米,重2.57千克,底座连柄与炉体是分铸柳合而成,通体鎏金银。底座呈圆盘状,直径13.3厘米,镂空,中部饰两条弯曲盘旋状卧龙。龙身刻划鳞片状细纹,鎏金,龙眼、鳍、爪、角鎏银;龙首高昂,龙口大张含纳五节竹形柄,柄上端作花蕾状,周围环绕三条昂首状龙承托炉体,龙身鎏金,龙鳍鎏银。炉体分炉盖和炉身两部分,子母口。炉盖高6厘米,上部呈山峦状,凹凸错落有致,凹处分布多个出烟镂孔;炉身口径9厘米,口沿一周为素面鎏银条带,腹部有一周宽弦纹鎏银条带,两条带之间有一周纹饰带,饰四条回首状龙纹,底部一周间饰三角形龙纹与素面梯形纹各10组。
炉盖口沿外侧刻铭文:“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熏”字漏刻,补刻在旁边。炉底座侧面刻铭文:“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从刻铭看,这件熏炉原属未央宫的御用品,之所以与多件“阳信家”刻铭铜器同出于陪葬坑,推测可能是皇帝将它赏赐给了阳信长公主。
——《中国大百科全书》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通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重549克金银器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这是一件唐代银器中的珍品,造型、纹样是目前发掘出土的唯一一件。壶腹两面以模压的方法分别锤击出两匹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骨骼明确、肌肉匀停,简略而清楚,鬃、尾和颈部飘逸的丝带用錾刻技术进行细部加工,线条清晰流畅。浮雕式的马,富有立体感、动态感。银壶通体经从外形上看,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唐朝初期政权统一,很多少数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而这件文物恰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其次,此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剑形状的提梁。壶身是先将一整块银板捶打出壶的大致形状,再以模压的方法在壶腹两面模出两匹相互对应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然后再将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致平,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
而更为珍贵的还要数壶身上的两匹祝寿马,这里面还蕴含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唐玄宗在位后期越发的骄奢淫逸,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天宝年间,每逢“千秋节”皇帝的生日都会在兴庆宫期的勤政楼前,举行盛大的宴会,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的朝贺,并以舞马助兴。这时上百匹舞马披金戴银,伴随着《倾杯乐》曲的节拍,跃然起舞,奋首鼓尾,舞姿翩翩。高潮时,舞马跃上三层高的床板旋转如飞。而此时领头的舞马便会衔起地上盛满酒的酒杯到玄宗面前祝寿。唐代许多文人曾写下很多关于舞马的诗句如“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都是形容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活动。
而这盛大的宫廷祝寿活动在天宝十四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弃城而逃,这批舞马散落到安禄山的一名大将田成嗣手中。有一天,军中宴乐,舞马听见乐曲声应节拍跃然起舞,士兵见状误以为是妖孽,田成嗣命士兵将舞马鞭打而死。 此后,盛行一时的舞马衔杯宫廷祝寿舞的形式在历史的变革中永远的销声匿迹了,但这件银壶却成为大唐王朝的兴衰最好的见证。
——陕西历史博物馆

鸳鸯莲瓣纹金碗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另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金银器

鸳鸯莲瓣纹金碗

两碗造型、纹饰均相同。纯金质,捶揲制作,造型饱满庄重。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有鸳鸯、野鸭、鹦鹉、狐狸等。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莲瓣上空白处装饰飞禽和云纹。鱼子纹底。
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应是碗的重量。墨书标重显示两碗重量略有差异,但现今天平实测重量相同。
碗在唐代金银器中的数量很大,形制变化也颇多。主要有折腹碗、弧腹碗、多曲碗、带盖碗。大多数为银质,金碗很少,最有名的当数这两件鸳鸯莲瓣纹金碗。
在唐代,金碗有时还被用作酒器,如与鸳鸯莲瓣纹金碗同时出土的舞马衔杯纹皮囊式银壶上,舞马口衔之酒杯,就与金碗的形状相同。文献中也有唐代用金碗盛酒的记载,如《唐摭言》卷十五载:“王源中,文宗时为翰林承旨学士。暇日与诸昆季蹴鞠于太平里第,球子击起,误中源中之额,薄有所损。俄有急召,比至,上讶之,源中具以上闻。上曰:‘卿大雍睦!’遂赐酒两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源中饮之无余,略无醉态。”鉴于此,有学者认为应把鸳鸯莲瓣纹金碗看作饮酒之器。
金银器皿壁面捶揲出凸凹起伏的多瓣装饰,最早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后来的西亚和中亚的金银器制作继承了这一风格。
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捶揲技术非常成熟的粟特银器中,就大量使用凸鼓的多瓣纹作为装饰。初期是瓣数较多水滴形的分瓣,后来又演变出桃形的分瓣。
唐代,随着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交往的密切,大量工艺精良的西方金银器的传入,尤其是许多粟特金银工匠进入内地,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金银加工工艺的发展。中国金银器皿上也接受了这种凸凹多瓣的作风。但是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全盘的,而是在吸收过程中加入了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些元素,如改变了西方银器中过于夸张的造型,使之线条尽量柔和流畅,在装饰上也采取了西方银器很少见到的外表通体装饰的手法,使之更具有中国本土的特点。
这两件金碗流畅的莲瓣、稳重的双重结构和华丽的纹饰,是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当然,其对西方金银器造型的借鉴和改造也体现了唐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唐人的创新精神。
——陕西历史博物馆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壶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高24.2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14.3厘米,重1879克金银器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壶

银罐为大口、短颈,覆碗形盖,圆鼓腹,喇叭形圈足。提梁辖于焊接在罐肩上的两个葫芦形附耳之内,可自由活动。整器采用钣金成型,平錾花纹,纹饰鎏金,器身满饰珍珠地纹。罐腹装饰以鹦鹉为中心,用折枝花围于四周,形成两个圆形图案,装饰于罐腹两面,余白填以单株折枝,颈与圈足饰以类似海棠的四出花瓣。盖心饰宝相团花一朵,周围饰葡萄、石榴、忍冬、卷草纹,提梁上饰菱形图案。盖内有墨书两行“紫英五十两/白英二十两”。紫石英和白石英均是制作五石散、三石更生散的主要原料,据此可知此罐应为储存药物之用。鹦鹉作为纹饰出现在金银器、漆木器、铜镜、织物及瓷器上主要集中于中晚唐时期,推断这件器物的年代可能在8世纪中叶。
提梁银罐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作饮食器,如盛水、盛酒等。从这件银罐盖内墨书看,当为盛放炼丹药物的器具。而从其构图看,罐腹整体布局采取了分单元的方式,均匀装饰了4朵花形饱满硕大、花枝回转自如的折枝团花。折枝团花中各饰一振翅欲飞的鹦鹉和鸳鸯。鹦鹉勾喙抬首、振翅翘尾,纤细的羽毛清晰可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鸳鸯头部写实,嘴衔折枝花,胸、腹、尾分别由3片折枝阔叶相连而成,表示胸部和腹部的折枝阔叶下分别有鸟足,两翅也分别由折枝叶表示。折枝团花与鹦鹉和鸳鸯浑然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罐颈部与圈足饰海棠花瓣,使器物通体构图显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鹦鹉纹提梁银罐综合运用了钣金、錾刻、鎏金、焊接、切削等多种工艺,体现了唐代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和科技文明。其造型和纹饰,再现了唐朝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盛世气象。
——《中国大百科全书》

镶金兽首玛瑙杯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6厘米玉石器

镶金兽首玛瑙杯

这件玛瑙杯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这件酒杯材料罕见珍贵,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工匠又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细微处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极其完美,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 这件玛瑙杯的产地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却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来通”是希腊语的译音,有流出的意思,大多做成兽角形。一般在酒杯的底部有孔,液体可以从孔中流出,功能如同漏斗,用来注神酒,当时人们相信用它来注酒可以防止中毒,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是向神致敬的表示,因此也常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
——陕西历史博物馆

1970年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高6.5厘米,长15.6厘米。兽首形。兽嘴镶金,口闭合,两鼻鼓起,上唇刻出触角毛孔,两边兽首玛瑙杯刻三条髭胡。圆眼,上刻一长眼皮。两只扇耳,上刻一对大角,角上饰螺纹,弯曲连接杯口。杯口呈圆形,边缘有两突棱。整个杯用一块玛瑙制成,构思巧妙。此种弧形酒杯似兽角,故又称为角杯,最早源于希腊和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希腊称之为“来通”。此玛瑙杯应为来通的一种变形。
——《中国大百科全书》

客使图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71年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出士高185厘米,宽242厘米壁画

客使图

《客使图》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东壁,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穿着初唐时期的朝服,头戴笼冠,身穿阔袖红袍,白裙曳地,腰系绶带,手持笏板,足登朝天履,呈三角状站立。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面面相对,似乎正在商讨事宜。后面三位,为首一人秃顶,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间束带,足穿黑靴,推断应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中间一人面庞丰圆,须眉清晰,朱唇,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旁边加插鸟羽,身穿宽袖红领白短袍,下穿大口裤、黄皮靴,推断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使节。最后一位头戴翻耳皮帽,圆脸,身着圆领黄袍,腰间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色毛皮窄裤、黄皮靴,应来自我国东北靺鞨族。这三位使者均躬身,毕恭毕敬,谦卑的神情中流露出期盼、等待之意。
——陕西历史博物馆

阙楼仪仗图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71年乾县唐懿德太子墓出土长305厘米宽298厘米壁画

阙楼仪仗图1
阙楼仪仗图2

阙楼图绘制于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长子(公元682年—公元701年),也是中宗李显与韦皇后所生的唯一的儿子。大足元年被武则天处死,公元705年中宗重新即帝位后,追赠其为懿德太子,将其灵柩从洛阳迁回乾陵陪葬,并给予“号墓为陵”的最高礼遇。1971年发掘。墓全长100.8米,由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8个小龛、前甬道、后甬道、前墓室、后墓室八部分组成。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中,随葬品十分丰富,出土各类文物多达1000余件,壁画近400平米。这些壁画堪称初唐至盛唐具有代表性的绘画流派杰作,在唐代绘画真品中极为罕见。 墓道东西两侧绘制有两幅阙楼图,阙楼是宫门前的标志性建筑。它由高到低共分三层,表明此阙楼为三出阙,这超出了太子本应使用二重阙的标准,显然是由于“号墓为陵”而使用了皇帝的阙楼规格。在三出阙之后是一座角楼,与侧面的城墙相连。唐代的城墙为夯土筑成,城墙上“凸”字形的建筑称为“马面”,是城墙上的防御工事。画面颜色以赭色(艳红色)为主,绿色为辅,红、黄、青色点缀其间,体现了盛唐时期绘画技巧的高超水平。
——陕西历史博物馆

宫女图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60年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出土高177厘米,宽198厘米壁画

宫女图

这幅是绘制在永泰公主墓前室东壁南侧的《宫女图》,高177厘米,宽198厘米,保存最完整,也最为动人,是唐墓壁画中反映女性形象最完美的一幅。图中描绘了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头梳高髻,肩披纱巾,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婀娜多姿。她们手捧方盒、酒杯、拂尘、如意、团扇、蜡烛等,在为首女官的引领下款款徐行,或低语、或回顾、或凝神,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马球图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厘米)材质
一级文物1971年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出土高分别为195、195、202、225、180;宽分别为153、158、104、156、186壁画

马球图1
马球图2
马球图3
马球图4
马球图5

此图绘制于唐章怀太子墓墓道西壁,共绘二十余骑马人物,均着深浅两色窄袖长袍,戴幞头,穿黑靴。画面着重描绘了5个持偃月形球杖的骑者驱马争球的瞬间。最前一骑反身击球状,其余纵马迎击,作拼抢之态。其后数十骑人马拥簇着或行或止。行者骑枣红色马,有的山间奔行,有的驰骋腾空;止者着淡绿色或红色翻领衣,伫目凝神,作观望状。背景衬以起伏山峦,5棵疏落的古树点缀在空旷的画面上,显得空间阔大。全图布局严谨,重点突出,气韵生动。作者以洒脱自如的画笔,通过线条色彩,把人物活动的姿势和马奔驰的体态,描摹得栩栩如生,使球场上紧张激烈的气氛溢于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出唐代画师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 马球,又称“波罗球”,本源于波斯(今伊朗),经由丝绸之路东传至中国。唐代皇室为健身娱乐,大兴力倡,广为普及。有关马球运动的资料过去只见于文献的零散记载,这幅《马球图》以写实的风格,真实地再现了昔日马球运动的场面和风貌,是研究唐代马球运动的重要资料。 章怀太子名李贤,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所生。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被武则天流放巴州,后被逼自杀。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诏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追赠章怀太子,并重开墓室,与妃房氏合葬。章怀太子墓墓葬规格高,文物丰富精美。墓中壁画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马球图》《狩猎出行图》《客使图》等是唐代壁画艺术的杰作。

狩猎出行图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71年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出土高209厘米,通长277.5厘米壁画

狩猎出行图1
狩猎出行图2
狩猎出行图3

(图源中国考古网

此图绘于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全图由40多个骑马人物、2只骆驼、5株古树和山石所组成,场景壮阔,构图别致。在古木森森的大道上,先有四骑手策马由北向南作先导,接着,在一持猴旗的骑者后面是左右数十骑并列,中间簇拥着一圆脸微带胡须的人物,双目前视,神态自若,身着蓝色长袍,骑一高大白马,似为出行队伍的主人。其后又是十数骑奔马紧紧跟随。最后是辎重骆驼和马队。猎骑者佩弓带箭,有的架鹰,有的抱犬,还有的携带驯化的猎豹和猞猁。画面色彩鲜艳,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形象塑造细腻传神,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绘画水平,属唐墓壁画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狩猎活动是唐代帝王和皇室贵戚最为喜好的健身娱乐活动之一。唐代帝王对狩猎活动的重视,也使狩猎活动成为唐代绘画的重要题材。武则天时的画家曹元廓“师于阎(立本),工骑猎人马山水”;唐玄宗时期的画家韦无忝以画鞍马异兽而著称,曾奉诏在长安城玄武门画唐玄宗射猎一箭中两猪的场面。这些名画今俱已失传,章怀太子墓的这幅狩猎出行图,正可补画史之不足。同时,它对封建统治者大行狩猎活动的写实性描摹,也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唐代皇亲贵族的生活场景,是研究唐代王室生活的珍贵资料。

章怀太子墓
中国唐高宗与武则天次子李贤的墓葬。唐乾陵陪葬墓之一。
李贤(652年—684年),字明允,唐高宗与武则天次子,因才华出众曾立为皇太子,后遭诬陷被废并遇害。该墓于1971年发掘,虽已遭盗劫,但仍出土了600余件遗物,包括唐三彩精品及丰富壁画,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场景。墓区规模宏大,占地约26000平方米,由墓道、过洞、天井、小龛、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全长71米。墓中壁画题材广泛,全墓共有50多组壁画,大都保存完好。墓道东西两壁各有4组:东壁为出行图、客使图、仪仗图和青龙图,西壁是马球图、客使图、仪仗图和白虎图。墓中甬道壁上绘手持盆景、果盘和乐器等物的男女侍从。前后墓室顶部均绘银河和日月星辰,日中有“金乌”,月中有“玉兔捣药”“桂树”和“蟾蜍”。后室日、月和部分星辰贴金。前室西壁绘观鸟捕蝉图,后室东壁绘宫苑仕女图,描绘了唐代宫廷生活的情景。全墓壁画色彩鲜艳,技法较娴熟,生活气息浓厚,将各类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既是珍贵的艺术品,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综合整理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与百度百科

三彩载乐骆驼俑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1959年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通高58厘米,驼高48.5厘米陶器

三彩载乐骆驼俑

骆驼昂首直立于长方形座上,张口嘶鸣状。驼背铺有带花边圆形垫子,其上搭一平台,用刻花毯子覆盖,其上有七个男乐俑盘腿朝外坐于平台四周,手持笙、琵琶、排箫、拍板、箜篌、笛、萧正在演奏,中间立一体态丰腴载歌载舞的女子。施蓝、绿、黄等单色釉。造型新颖,器形硕大,骆驼健壮,人物表情丰富,形象逼真,陶塑艺术精湛,色彩艳丽。为研究唐代雕塑艺术、音乐舞蹈、人物如实提供了宝贵资料。且为墓葬出土,制作精美,造型在三彩器中极为罕见。
——中国考古网

青瓷提梁倒灌壶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五代一级文物1968年陕西彬县出士高18.3cm,腹径14.3cm瓷器

青瓷提梁倒灌壶

伏凤式提梁,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造型奇巧,是耀窑瓷器出类拔萃的珍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

此壶设计巧妙,由于注口在器物底部,注水时需将壶倒置而得名。通体施青釉。装饰技法有刻划、堆贴等,堆贴子母狮生动形象,刻花缠枝牡丹纹有浮雕感,线条流畅,为五代时耀州窑的产品。
耀州窑唐代开始烧造青瓷,五代时期受到南方浙江越窑的影响,主烧青瓷,且青瓷质量比唐代明显提高,五代时期是耀州窑青瓷的成熟期,此壶为五代耀州窑瓷器中罕见的珍品,新颖别致的器型、犀利清晰的刻划纹饰、青翠欲滴的青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犹如鬼斧神工之作,保存完整。
——中国考古网

黑釉“油滴”碗

时期文物级别出土地点尺寸材质
一级文物陕西渭南出土高8.5cm,口径30cm,底径10.6cm瓷器

黑釉“油滴”碗

灰白胎。敞口,腹由口至底渐收,圈足。黑釉。碗内有因窑变形成的油滴状结晶体。油滴釉碗出土较多,但如此大口径的油滴碗并不多见。
——陕西历史博物馆

油滴釉
“油滴釉”是黑釉中的一个特殊种类, 是窑变的一种。因其黑色釉面上密布着大小不一的呈金属光泽的小圆点, 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般, 故名“油滴釉”。“油滴釉”的成因是在瓷器烧制过程中, 着色剂氧化铁发生分解, 形成釉面气泡, 其中密集铁的氧化物结晶, 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的釉中结晶质处于饱和状态, 当气泡破裂后, 会保持这种状态, 直至冷却后即产生了油滴斑纹, 形成美丽的结晶。古人盛赞油滴釉器“盛茶闪金光, 盛水闪银光, 映日透视, 晶莹夺目”。用这种特殊工艺制成的碗就叫黒釉油滴碗。
——《文物世界》(蔡淋.丝路遗珍——黑釉“油滴”碗[J].文物世界,2016,(03):59.)

评论已关闭